一品楼ypl论坛_楼凤宫论坛(品茶)_品茶QM论坛官网_QM品茶坊阁楼

您现在的位置:

首页
新闻动态

正文
嘉兴市3项目入选浙江省中职教育教学精品化项目
发布日期:2025-04-03

  3月28日,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中职教育教学精品化项目名单。嘉兴市共有3个项目入选,具体名单如下:



《学段贯通·职普融通·全域联通:职普协同推进区域职业体验教育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》

嘉兴教育学院

  该项目自2005年开始探索,基于省一等奖成果在本地区十多年的推广,率先开创了职教与普教协同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的实践,推动职教与普教间职业体验教育资源开放、共享。具体而言,项目针对各学段体验内容“贯通难”、各领域体验资源“整合难”、全区域体验教育“普及难”三大痛点,以生涯发展理论、多元智能理论与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,通过“学段贯通、系统设计”构建“幼-小-初-高”一体化职业体验教育体系、“职普融通、社会联动”完善区域职业体验教育的资源整合和保障机制、“全域联通、多措并举”创新区域特色职业体验教育实践模式三大举措,打造了以“学段贯通、职普融通、全域联通”为特征的区域职业体验教育新样态。


《联动?接力?启润:县域职业学校“院校企”贯通融合育人模式》

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、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

  该项目针对育人导向转变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、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职场需求融合性不强、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中职基础定位矛盾性凸显等难题,构建以中职为主体,企业、高校深度参与的“院校企”贯通融合育人新模式。模式以协同育人理论为指导,围绕“知睿、精技、善思、德馨”的“现场工程师”培养目标,紧抓行业需求匹配,通过创建“联动共赢、长效推进、校企同频”育人协同机制、搭建“接力培养、学岗融通、双师互融”育人服务体系、开展“启润心智、导师引领、岗位践行”素养培育活动,培养出适应县域本土化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  实践期内贯通融合培养学生3500余人,本地就业率从60%提升至81%,200余人走上中层管理、技术研发岗位。成果服务于11所省内外职业学校,被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省级以上媒体深度报道。


《政行校联通·引招留贯通·学研创融通:县域中职为地方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》

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

  该项目针对区域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程设置重通用技能、轻区域产业特色,学校建设重自我管理、轻开门办学等主要问题,提出并践行“链上教育”育人思路,创新“政行校联通、引招留贯通、学研创融通”做法,形成了县域产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机制化、本土化、体系化培养方案。

  一是“政行校联通”,通过政府主导的行、企、院、校五方联通机制,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共建县域产业学院。二是改革招生就业办法,开展定向“引招留”贯通服务,提升生源与就业区域确定性,形成服务县域良好就业生态。三是打造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“一站式”产研创融通平台,通过项目孵化和培育人才,真正实现“四个对接”。经过十多年探索和实践,培养了一大批有产业情怀、高素质技能、本土化产业接班人,在地方产业人才培养中有重大推广利用价值。




下一条:
嘉兴市3项目入选浙江省中职教育教学精品化项目
2025-04-03

  3月28日,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中职教育教学精品化项目名单。嘉兴市共有3个项目入选,具体名单如下:



《学段贯通·职普融通·全域联通:职普协同推进区域职业体验教育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》

嘉兴教育学院

  该项目自2005年开始探索,基于省一等奖成果在本地区十多年的推广,率先开创了职教与普教协同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的实践,推动职教与普教间职业体验教育资源开放、共享。具体而言,项目针对各学段体验内容“贯通难”、各领域体验资源“整合难”、全区域体验教育“普及难”三大痛点,以生涯发展理论、多元智能理论与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,通过“学段贯通、系统设计”构建“幼-小-初-高”一体化职业体验教育体系、“职普融通、社会联动”完善区域职业体验教育的资源整合和保障机制、“全域联通、多措并举”创新区域特色职业体验教育实践模式三大举措,打造了以“学段贯通、职普融通、全域联通”为特征的区域职业体验教育新样态。


《联动?接力?启润:县域职业学?!霸盒F蟆惫嵬ㄈ诤嫌四J健?/span>

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、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

  该项目针对育人导向转变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、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职场需求融合性不强、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中职基础定位矛盾性凸显等难题,构建以中职为主体,企业、高校深度参与的“院校企”贯通融合育人新模式。模式以协同育人理论为指导,围绕“知睿、精技、善思、德馨”的“现场工程师”培养目标,紧抓行业需求匹配,通过创建“联动共赢、长效推进、校企同频”育人协同机制、搭建“接力培养、学岗融通、双师互融”育人服务体系、开展“启润心智、导师引领、岗位践行”素养培育活动,培养出适应县域本土化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  实践期内贯通融合培养学生3500余人,本地就业率从60%提升至81%,200余人走上中层管理、技术研发岗位。成果服务于11所省内外职业学校,被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省级以上媒体深度报道。


《政行校联通·引招留贯通·学研创融通:县域中职为地方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》

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

  该项目针对区域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程设置重通用技能、轻区域产业特色,学校建设重自我管理、轻开门办学等主要问题,提出并践行“链上教育”育人思路,创新“政行校联通、引招留贯通、学研创融通”做法,形成了县域产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机制化、本土化、体系化培养方案。

  一是“政行校联通”,通过政府主导的行、企、院、校五方联通机制,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共建县域产业学院。二是改革招生就业办法,开展定向“引招留”贯通服务,提升生源与就业区域确定性,形成服务县域良好就业生态。三是打造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“一站式”产研创融通平台,通过项目孵化和培育人才,真正实现“四个对接”。经过十多年探索和实践,培养了一大批有产业情怀、高素质技能、本土化产业接班人,在地方产业人才培养中有重大推广利用价值。



首页

学院概况

党务院务

教学研究

职教研究

师训干训

教育科研

纪检信箱

学术刊物

心理服务

学历教育

普通话测试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